魚腥味之愛
上週,安排友人的宜蘭一日遊,第一站到蘇澳大啖煙燻魚雜。阿國喜歡跟小吃攤老闆閒聊,言談提到「魚腹內(內臟)比較卡臭腥,有人卡不敢呷......」
頓時開悟,原來人分兩種,我是屬於尬意臭腥味(喜歡魚腥味)的一族!成長地在高雄,從小對於海港的空氣中,混合著魚腥與油污的氣味非常熟悉,也不討厭。飲食中,總有新鮮的海產,是餐桌上再平常不過的料理了,各種川燙的蝦蟹軟足類、清蒸的貝殼類、加上薑絲簡單烹飪的魚湯料理.......
其實,以上都只是入門款,難度高的也不是每個海港人都喜愛。多刺的虱目魚、狗母魚,腥味較重的魚肝、魚腸、血合肉、蚵給、珠螺給......對阿國來說,總是照單全收。這種從小養成的味覺偏好,好像一種癮頭,無法自拔。(給:台語發音同「給」,是一種用厚重鹽分醃漬保存食物的方法)
長大後,開始自己下廚料理,這種偏好腥味的味覺記憶不斷浮現,總覺得腥味跟鮮味,像是一線之隔。簡單的比喻,就像是魚露原汁跟它稀釋在料理中的奇妙差異,原汁的腥大概很少人能直接嚥下,但是稀釋使用後,卻讓人覺得鮮甜芳香。因此有些未經處理的食材,初始狀態的氣味很多人會退避三舍,但對於了解食材味覺潛力的廚師,應該會想發設法地非入手不可。
我在布袋的好朋友炅樵和阿美,曾經跟我講過一個有趣的魚腥味故事。早期,生活條件不好,沿海地區飼養的虱目魚,有些因為品質緣故無法送上市場販售,這些魚可能保鮮程度已經很差,魚體發脹(內臟開始發酵、蛋白質劣化)。但惜食的長輩們,還是會把這樣魚揀回家去料理。而這樣會帶有特殊氣味的魚肉,成了長輩們喜愛的味覺經驗。直到今日,雖然很容易可以取得新鮮的虱目魚,卻還是有些長輩覺得不夠味,希望能找到這種帶有酸敗味的魚肉!
上回我去布袋,他們送了自家鹽晒的虱目魚乾,因為已經乾透了(一尾的那張),跟上圖(有天空那張)那種類似一夜干的(可以直接拿來乾煎)可以料理的方式不同。在我的冷凍庫躺了兩個月之後,我決定讓它重見光明!!!首先我把魚乾用壓力鍋熬湯,希望用最簡單的方式把風味大量萃取出來。那鍋湯上面有一層味道厚重的魚油,我小心地撈起浮油,自己用來乾拌麵線(因為這種風味能受得了的,應該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我想還是自己來吧)
剩下的魚肉湯渣過濾乾淨,我得到了一鍋魚腥味還是很濃的原味高湯。接著我把青木瓜切塊,連同高湯再用壓力鍋煮一次,湯的味道有了奇妙的變化。壓力鍋的好處是讓青木瓜軟爛卻還能保有原形不會糊掉,濃厚的魚腥味一部分被吸入原本沒有太多風味的青木瓜之中,變得相當有味,而外在的湯汁也因為腥味被吸收而稀釋(就魚露的那個道理),變得溫和鮮甜。這個二次加工的湯頭,拿來煮任何的湯料理都無敵的傑出啊~~~
很多來過食堂多次的朋友,會好奇地問:「阿國,你好像很喜歡把魚做成一夜干?」。事實上,我在寫這篇格文時,旁邊的電扇還在處理昨天殺的馬頭魚一夜干(好啦,同事們,我對不起.....)。大概就是這種對於魚腥味的偏執吧。我總覺得新鮮的水產固然美味,但還是少了一點風味上的個性,怎麼樣把這種個性之味誘發,但不至於變成腐臭,就像走在鋼索上的廚師。(我阿嬤會說:假~會~)
(想知道【 阿國味 農食堂】葫蘆裡賣什麼飯,請看 http://in-season-a-kok.blogspot.tw/2016/01/blog-post.html)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