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的風土怎麼品嚐
前兩天嘉義布袋的朋友,到台北舉辦發表會想推廣在地生產夥伴與食材,其間與會來賓對於「風土」有了不少的意見交流。
我到場的任務是幫忙處理一部分試吃料理,因為生產者有點擔心「太質樸的原味料理,會不會無法打動來賓」(等一下也來討論這點)。最後主持人突然點名要我分享意見,因為事出臨時,我覺得現場沒有能簡單清楚的完善表達。回想後,我似乎應該要整理一下寫出來。
「風土」廣泛被討論,用來支撐飲食風俗與物產的在地特殊性。這個特殊性其存在的必要,不僅是促進在地榮光的自我認同,也關乎市場行銷上的辨識度(大家的都好吃,為什要買你的不買別人的)。
可惜晚近在商業掛帥的大旗之下,後者甚至扭曲壓迫到前者了。講白話就是:你在地有沒有什麼自我認同不是那麼重要啦,你們生產者想辦法告訴我們(高高在上的消費者)你有什麼不一樣啦,如果沒有你就想辦法變出來讓我能買單啦.....以上是我觀察到的現象。
先跳回到第一個問題:生產者經常在農民市集裡與消費者近身接觸,常常被問到能不能有調味好的料理包!問久了也失去信心,彷彿都市消費者都不能接受簡單的原味料理 。所以我這群辛勤努力的生產者朋友,自己掏腰包來了天龍國辦發表會,卻不安地希望我能支援一下,讓料理能「更好吃」一些。他們也沒閒著,很努力地做了豐富的 ppt 檔案,開場前仍不斷反覆演練。(我的結論留在後面,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第二個大家都關心的,就是食材的「風土」到底如何被蓋章辨認,而不是誰說了就算!我自認是個味覺魯鈍的料理愛好者。古有名訓「勤能補拙」,所以我常認為不是只有天才型的選手才能致勝。大部分食材,我無法閉上眼睛僅憑吃一口,就分辨食材的風土特殊性,同時我也不認為風土可以僅縮限等同口味,所以我努力做其他我可以做的功課。
我試著把自己移動到生產現場,讓我跟生產者經歷相近的風土感受。每隔一陣子,我覺得自己的料理創作有點無力,就會設法安排一趟「漫無目的」的產地拜訪。主廚夫人常不解地問我:我看你去常常都在喝酒啊,哪有什麼非去不可的工作。對,我沒有非去不可的行程,我也不會請生產者特別為我示範什麼工作流程(讓我拍照),但如果正巧遇上,我就會看看能不能一起當個小幫手。下工一起飲酒幹樵或互相漏氣開玩笑,是理解彼此的眼淚與笑點。那些淚水跟笑話,如果您懂了,才開始進入跟在地人同一片風土之中。這種認識風土的過程很漫長也充滿驚喜,絕對不是一個可以透過 ppt 投影片理解的世界。說也奇怪,雖然媒介看起來是汗水、酒精、笑話跟眼淚,可是每趟回家之後,我對食材的瞭解就如同被灌頂加持了 10 年功力。
所以我對風土的辨認方式,是因為我能略懂不同地域朋友的笑跟哀愁,而不是入口的味道。當我回到廚房努力創造時,會對不同來源食材各有一份使命感,當然如果遇上客人是那種天才型選手,一吃就懂,那火花就更精彩囉。
有人說我做菜浮誇,喜歡繁複的工序。但我自認我做的一切是要更便於呈現「原味」,而不是要以廚藝掩蓋原料。原料才是王道,所以我在試吃的場合或我的食堂,常常覺得原味最好,但我對生產者的誠心建議如下:
原味不等於簡單化或草率。常有人說就簡單水煮一下最好吃,那我要追問的是,水煮是80度還是100度?一下,是30秒還是3分鐘?我們不要怕胭脂未施的質樸,但「精準」才能反映原味的最佳分數。
同樣在您的農、魚、牧業管理上,我相信優質的生產者絕對不會不精準。就算您要放任雜草蔓生,那也是一個精準評估的決定,而不是任性隨意,對嗎?那料理也是,更精準地投出你認同的直球來對決吧!很多料理人願意跟生產者一起做功課啦。
風土,我相信決不是口說就算。而是生產跟消費者願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決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