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食俗地圖,消失的身份認同
今天早餐煮了海產粥,嚴格來說它叫「飯湯」,是小時候在高雄常常出現的夏季食物。當然一年四季都能吃,我認真地回想推敲了一下,為何記憶中總是跟熱熱的天氣聯想在一起?
過往的某種飲食習慣,常起源於天然環境條件。南台灣一年到頭是常常偏熱的氣候,我其實不太理解課本上寫的「寶島風光明媚,四季分明,.....」到底講的是什麼?但當時大人們只要求小孩熟背課文,不太要求有疑問需要深究!我推想,酷熱的天氣下,清爽、適口溫度略低的料理,應該是受到較多喜愛的第一個原因。
海產飯湯的作法,不拘種類可選方便取得的海鮮,但一定要夠鮮,否則下鍋煮湯後的腥,可會壞了該有的清甜。如果在夏天,常見竹筍、絲瓜等可搭配以增加纖維質的口感。海鮮料理的辛香料,幾乎都會出現薑絲,至於接下來是該搭配芹菜珠、韭菜花珠,還是蔥花?考量很多論戰跟地域性的食俗,恐怕要專文另論(加白胡椒粉的請別來戰)。但靠海邊的高雄,隨手可得物美價廉的優質海鮮,推估應該是常有機會吃到的第二個原因。
夏天熱,夏天的廚房裡更熱。但我媽的飲食信條裡從來沒有「外食、外購」等字眼,所以再難熬的天氣,還是會從自家廚房裡端出每日三餐,炎炎夏日裡我猜想她應該也會想偷懶一下吧?海產飯湯工序相當簡單,只要煮一鍋白飯,將所有湯料切洗備妥下鍋煮熟,食用前再將飯、湯加在一起即可。端上餐桌,人人都開心地大唱「我的家庭真好吃....」(有這個歌嗎?)。一碗即天下,同時有飯、有湯、有蛋白質、有蔬菜,豈不美妙哉?操作簡便,應該就是它總能在夏天料理中出現的第三個原因。
這類食俗有趣的是,為何不是粥,而是飯加湯?常進廚房的同好應該略懂略懂。飯加湯較易降溫,有利熱天入口;粥經久滾稀爛高溫不易降,且久煮亦不利海鮮維持嫩度(故海鮮粥跟海產飯湯兩者實際煮法工序會不一樣)。兩相比較,飯湯在熱熱的南台灣可能比較討喜。
吃海產湯飯,個人還有一個爽快吃法一定要分享。就是剛上桌尚有餘熱待涼千萬別閒著,先把甲殼類撈出放涼(詳見下圖:碗外紅蝦外掛示範),同時蛤仔去殼、蝦子剝肉、魚肉去刺....一併處理,然後把所有剝下的淨肉通通再丟回飯湯中。這樣可以讓魚蝦貝避免在熱湯中久泡過熟不Q,同時剝完熱湯也慢慢降溫了,便可大口吞食無刺無殼鮮甜美味的飯湯,只有一個字「爽」!
只是還有一事至今不解,小時貪玩總是吃飯求快,想以飯澆湯便能快速完食。此刻大人便開始責罵「這樣泡飯對胃不好」(戒嚴時代也不能反問挑戰啊是怎樣不好....)。可是一旦面對夏天的海產飯湯,大家總是堆滿笑容衷心期待,啊這個難道不是飯澆湯嗎?長大後終於明瞭,反對黨可以是一時的,懂得權宜才是大人遊戲規則!後來我也變成了會唸小孩不要湯泡飯的阿爸,但是到日本吃起茶泡飯又覺得過癮極了
回想我對海產飯湯的種種,其實令人有感的是故鄉的氣味。暖烘烘的空氣、伴隨電扇與食物的香味、邊打蚊子邊搖扇子的夜晚....。食俗(飲食習慣)連結的是個人化的風土記憶,這幾年每到五月節看大家在戰粽子的南北中外原客,其實心中有點微微的酸。因為現在還能戰,代表我們還有點土地情感,會不會有一天,能戰的只剩飯店品牌跟通路名稱,因為大家吃的都是代工廠來的產品!
至少我不會停,我要一直把風土記憶煮進料理裡面,希望您也一起動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