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用心吃,人人都是國家代表隊

圖片
去了一趟北義大利旅行,主辦人精心安排了當地各種具代表的美食與餐館,也拜訪了多位食材的生產者。讓阿國驚呆的,從生產者、餐館主廚或莊園職人、料理老師……,連一路隨行的義大利導遊及司機,談到對食物的熱情,幾乎人人都堪為國家代表隊! 旅途中,不知誰先開始的小玩笑,想問義大利人能否接受我們常見的夏威夷披薩(鳳梨加火腿),無意外地都獲得強烈地反對意見,看得出來她/他們對傳統食物是認真的,臉部肌肉的表情,絕對不僅止於我們肉粽戰南北或肉圓戰蒸炸! 生產者的拜訪中,我們逐漸認識對於傳統食物的產地源頭保護,當地是有整套的做法,要在商品包裝上掛上認證字樣(例如:火腿、乾酪、陳年醋)每個行業都有同業公會制訂的繁瑣流程。 大抵不脫幾項原則:原物料一定在地生產(簡單比喻叫三星蔥一定要三星地區種植,不只產地,連農法也必須受到規範);製程工法也受到規範,堅持傳統做法(製作當中必須在不同階段,都接受公會的檢查並合格)才能掛上認證。這類認證的產品有些連包裝字樣的大小,甚至瓶身都要有固定的樣式。沒有爭奇鬥艷的形式,沒有銷路好就量產改製程的奇巧。 當然大市場中有更多同類型的但非認證的商品,但這些認證產品產量有限,通常賣得又貴又好,也因此把最正統的食物製程光榮地完整保留,旅程中好幾位生產者,都是傳承好幾代的事業。 自養小黑豬的火腿工坊,是為了復育瀕危的原生種黑豬,放養在山頭上,平均一頭豬的活動空間有 1000 平方公尺,每天自由奔跑並可在林間覓食。製作乾酪的工廠,連餵養乳牛的牧草都是有機的,堅持擠乳到開始製作的時間以秒計算才有品質。陳年醋的製作,差不多可以用出家人修行來形容,公會認證的等級只有12/25 年,兩種等級(就算你陳放了40年,也只能叫25 年等級),這個漫長的期間,只能耐心地一再重複過桶的動作。每一個桶子,製作前就必須向公會註冊建檔,然後才開始 12-25 年的漫漫長路。 〈山頭放養的小黑豬〉 眼尖的團友,在陳年醋的莊園樓梯轉角,發現了相框裡是美國元首夫人的親筆感謝函。這些人,我覺得每一位都是義大利的國家代表隊啊! 我在某個古老市場的牆壁上,見到數百年前當時就刻下的市場規矩,不同種類的水產,各自訂下明確的尺寸規範,過小的不得捕撈販售。跟著松露獵人上山採集松露,當松露被摘下,獵人還必須把挖開的土穴復原,因為這是大地的恩賜,必得讓土地復原才能長期享用這個收穫。 〈

食材的風土怎麼品嚐

圖片
前兩天嘉義布袋的朋友,到台北舉辦發表會想推廣在地生產夥伴與食材,其間與會來賓對於「風土」有了不少的意見交流。 我到場的任務是幫忙處理一部分試吃料理,因為生產者有點擔心「太質樸的原味料理,會不會無法打動來賓」(等一下也來討論這點)。最後主持人突然點名要我分享意見,因為事出臨時,我覺得現場沒有能簡單清楚的完善表達。回想後,我似乎應該要整理一下寫出來。 「風土」廣泛被討論,用來支撐飲食風俗與物產的在地特殊性。這個特殊性其存在的必要,不僅是促進在地榮光的自我認同,也關乎市場行銷上的辨識度(大家的都好吃,為什要買你的不買別人的)。 可惜晚近在商業掛帥的大旗之下,後者甚至扭曲壓迫到前者了。講白話就是:你在地有沒有什麼自我認同不是那麼重要啦,你們生產者想辦法告訴我們(高高在上的消費者)你有什麼不一樣啦,如果沒有你就想辦法變出來讓我能買單啦.....以上是我觀察到的現象。 先跳回到第一個問題:生產者經常在農民市集裡與消費者近身接觸,常常被問到能不能有調味好的料理包!問久了也失去信心,彷彿都市消費者都不能接受簡單的原味料理  。所以我這群辛勤努力的生產者朋友,自己掏腰包來了天龍國辦發表會,卻不安地希望我能支援一下,讓料理能「更好吃」一些。他們也沒閒著,很努力地做了豐富的 ppt 檔案,開場前仍不斷反覆演練。(我的結論留在後面,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第二個大家都關心的,就是食材的「風土」到底如何被蓋章辨認,而不是誰說了就算!我自認是個味覺魯鈍的料理愛好者。古有名訓「勤能補拙」,所以我常認為不是只有天才型的選手才能致勝。大部分食材,我無法閉上眼睛僅憑吃一口,就分辨食材的風土特殊性,同時我也不認為風土可以僅縮限等同口味,所以我努力做其他我可以做的功課。 我試著把自己移動到生產現場,讓我跟生產者經歷相近的風土感受。每隔一陣子,我覺得自己的料理創作有點無力,就會設法安排一趟「漫無目的」的產地拜訪。主廚夫人常不解地問我:我看你去常常都在喝酒啊,哪有什麼非去不可的工作。對,我沒有非去不可的行程,我也不會請生產者特別為我示範什麼工作流程(讓我拍照),但如果正巧遇上,我就會看看能不能一起當個小幫手。下工一起飲酒幹樵或互相漏氣開玩笑,是理解彼此的眼淚與笑點。那些淚水跟笑話,如果您懂了,才開始進入跟在地人同一片風土之中。這種認識風土的過程很漫長也充滿驚喜,絕對不是一個可以透過 ppt 投影片理解的世界。說也

生產者的味蕾標準

圖片
有心向廚的同好們,一定常常聽過類似的話「只要食材夠好,隨便煮都好吃....」,那食材好不好到底怎麼判準?媽媽教的知識、認證標章、販售者或通路、檢驗報告、價位、口碑或報導、感官認定.... 每個經驗老道者都有自己一套的採購經,到底要怎樣學習讓自己變成「選物達人」,似乎沒有一套可循的 SOP。 其實上述列舉可能都能命中一部分,我自己對料理產生興趣的過程中,發現有一種有趣的指標,就是跟著生產者的「歪嘴雞」口碑  這週收到了我每年訂製烏魚子的老闆娘寄來的中秋禮物,她電話上只交代「這是粉蟯窟ê虱目仔」 ,我就懂了 。這是她認為品質良好的虱目魚(養在文蛤池)。旁人可能一頭霧水,為何文蛤池要養虱目魚?又為什麼它品質良好? 料理人如果進一步瞭解產地的飼養方式,就可以進入這句話的美妙。以我粗淺的瞭解,養在文蛤池的魚,不是主要做為經濟收入而飼,而是以多物種生態平衡來管理養殖環境的健康,這樣的魚活動空間大所以運動量也大、食物天然而非用人工飼料....(以上我才疏學淺盡量白話了)所以一句「粉蟯窟ê虱目仔」就講完的在地職人的品質認證,實在是精妙的言詞。 我曾經問過一位種稻的老農夫,什麼樣的米他認為最好吃?他沒有跟我談稻米品種或者土啊水啊之類的,只簡單地吐露了幾個字「塗埕曝ê粟仔」(意謂乾土地上的日曬稻穀最好吃) 我當下也是一頭霧水啦,日曬米我還略可理解,為什麼阿伯要特別鍾愛在乾土上曬? 日曬米辛苦之處是必須把握陽光充足的時段在地面上翻攤,讓稻穀均勻且適當地脫乾水份之後再進行碾米,每一次的攤曬、持續不能停的翻攪、收起,極耗人力且都在烈日下進行。阿伯說明水泥地面或柏油路面對陽光的反射強烈,會造成稻穀脫水速度較快(有點大火快炒的感覺),導致之後碾出來的米口感受到影響。(諸君別誤會啊,日曬米的等級已經比大多機器快速烘乾的米優很多了呦) 所以他認為小火慢烘才是王道,用土埕曬出來的米最好吃。阿國貪心的進一步追問哪裡可以買這種「塗埕曝ê」?阿伯淺淺用笑我儍的眼神說「無塊買!攏是家己留落來食」 這些生產者不見得有什麼料理廚藝密技,但是都各自有一套對食材的歪嘴雞標準。每每我從他們身上聽到這些故事,與其說是對食材評比的方式,倒不如說這是一種對生產工作的自信與驕傲。有個種玉米的大哥跟我說「我們只吃當天採收的玉米,隔天以後的都難吃得要死」,我還追問說「那隔天的怎麼辦?」 大哥跟我翻白眼說「賣給你們台北人吃啊!」。哈

少量才美妙

圖片
颱風前夕,上市場前先清冰箱。這可是年度大戲,等同漢光演習,非一般的冰箱整理而已。因為颱風天總要有點接近斷糧的情節,才能符合大自然的氛圍。所以我清理非為了囤購新食材,而是想順應天氣的挑戰,練習在山窮水盡的時刻,找出冰箱角落最不起眼的物資,看能不能變出什麼新把戲!結果發現兩瓶各剩100 cc 的紅酒.... 小時候颱風警報發佈可真是大事:屋頂上該壓重防風的工事得即刻就位,迎風面的門窗備妥足夠的破布塞緊,從來不知有沒有用的米字格膠帶貼滿玻璃,泡麵、蠟燭、電池、收音機、手電筒樣樣到齊。通常在夜黑風雨聲中,忽然停電!心頭一震「來了!」每年故事都這樣演。 印象中最嚴重的颱風叫「賽洛瑪」,家中頂樓鐵門被吹開,強勁的風壓讓室內空間東倒西歪,整個家光有殼但殘破不勘用。等了好幾天,接到第一批救援物資,是外婆請舅舅送來一些雞蛋,聽我媽說附近的市場都沒開張,這些雞蛋對我們一家七口真是彌足珍貴啊~ 現在的颱風又是另一番景象,都市裡的人們盤算著何時開始放颱風假,聽說電影院、KTV會因此人滿為患!另一方面,超市裡的貨架被大搬空,礦泉水比汽油還珍貴,全民搶貨的意志比維護國家主權還堅定! 回到我的兩瓶紅酒,到了市場大家都在搶購葉菜,我是覺得就算兩週沒青菜吃也還好啦(注重營養均衡者別打我 ),百般無聊只買了一袋韓國炸醬泡麵,做為最後防線準備,卻還是心心念念在思考,這些喝剩的紅酒該用來做些什麼? 眼角餘光看到水果攤邊上堆著幾顆熟透甚至有點瑕疵斑痕的木瓜!「老闆,這個怎麼買?」「啊,這個很醜捏,而且熟透了要馬上吃....」(半買半相送地,我得意地抱回兩顆用力一捏恐怕就爛掉的木瓜) 我打算用紅酒加木瓜打成雪酪冰淇淋,熟透的水果是製作冰品的上上之選。為何?通常水果經過冰凍的製程,香氣會下降至少三、四成,甚至微弱到閉眼品嚐分不出是什麼水果的程度(那很多市售冰品為何果香濃郁,請自行求解....)所以,做冰最好取用水果香氣最濃厚的階段,就是熟透甚至接近腐壞前啊~ 可是,就算採用真材實料的商業冰品也不敢冒險如此做,如果大量購入等待時間不一的果熟,是完全不符產線的時間效率。又或能找到大批接近熟透的水果原料,也不敢採購因為運送過程會摔爛,處理速度不夠快也會導致原料敗壞損耗.... 所以,用熟透水果製冰是僅限極小量生產的家庭食用規模,才得以獨享的「天菜」 ♡ 今年颱風演訓的作品,就是這個 #木瓜紅酒雪酪 了。大自然的力量

吃在地,是政治口號還是文化覺醒?

圖片
做為半調子的料理人,最常收到的節目訪談邀約或文章邀稿,大抵是「請跟大家說說這個季節可以吃什麼.....」之類的!(嗯,顯然學校不太教這些東西,即便每年行禮如儀媒體熱炒一番,大眾還是普遍白紙一張) 針對此最近思索反省,深覺媒體輿論的狹隘,也察覺了自己的短淺! 先來檢討別人(我很會)。越是主流媒體的邀約(就閱聽眾很多的那種),通常都有些隱含的命題。就是如果秋天找你,講什麼也要講個萬里蟹之類的,才代表你真的懂吃。夏天不談談愛文芒果,那可能大家的興趣會不高。 這反映社會普遍的飲食觀是狹窄的,我們的食材的季節感不是從自身的親土經驗而來,而是跟著媒體如八點檔般的準時播出。所以大家看不見今年荔枝是否如期開花,但可能消息靈通知道網路上哪裡有限量稀有玉荷包檔期,反正限量就搶啊,買台灣水果就是支持農民啊! 台灣是個面積不大的島國,我們不是常常自豪福爾摩沙從大海到高山都有的地貌衍生豐沛生物多樣性嗎?怎麼一談到季節食材,全國各地的共識比統獨藍綠高出這麼多?那「在地」究竟是在哪裡的地? 食材觀單一化,且與親土經驗完全脫鉤,可以從夜市跟餐廳的飲食內容觀察到。講講您覺得最具台灣特色的小吃或料理,那一樣的主要食材可以讓您說上一段台灣之光:蚵仔煎的蚵是怎麼長出來的?黑白切食用的豬內臟您會分辨幾種?夏天的芒果冰都是脫光衣服的芒果,穿上衣服的本尊您認得幾位? 我們很懂得評論「美食」,但對在地食材的生產背景或食用文化貧乏到令人心酸。可是講到完全十萬八千里外的伊比利豬或野生國王鮭魚,又彷彿可以講得栩栩如生如親臨生產現場一般/// #飲食與土地斷裂是一種文化危機 當我們自詡要成為美食王國或小吃天堂時,心目中高捧的台味,變成空有符號沒有內涵的政治話術,差不多就是跟什麼「亞太XX中心」一樣的虛浮。試想法國人如果沒有對葡萄品種的自信、瞭解與呵護,哪來的本事把紅酒賣成這樣。 檢討完別人該來反省自己,通常通告邀約如要我談談當季食材,大概蔬菜水果類,幾乎可以八九成有譜講個三天三夜。但我最愛吃的海鮮卻不行!我發現自己對海鮮的季節感相當生疏 食材認識一大部分來自上市場,傳統市場或超市賣場的海鮮攤櫃現在都買什麼?請您講個幾種來聽聽:(挪威)鯖魚、鮭魚、天使紅蝦、波士頓龍蝦、大干貝、鱈魚(大比目魚)、帝王蟹....抱歉呦,如果您的腦海浮現的諸如上述,是不是完全沒有季節的感覺?好像是工業化產品,一年四季都有。 更抱歉的是,上列海鮮

守信的水果

圖片
菜市場上看到本產酪梨好一陣子了,常見水果攤大多擺放青果,人客必須自己買回家待熟。如果是隨機不挑攤買來的青酪梨,等待結果就像樂透開獎一樣,常常多失所望,有曾經放到蒂頭長霉了還是青青如硬,也有發覺外皮開始微呈褐色之後切開裡面全部都黑爛了.....。 有個我固定喜歡的酪梨攤商,價格總是比人家貴,且位置不在我家附近的市場。因為今年偷懶就近買了兩次酪梨都慘遭滑鐵盧,想想還是乖乖回去找信得過的老闆。 「頭家,有沒有今天可以現吃的酪梨」(因為他號稱酪梨專賣店,店裏貨如山高) 「剛好沒有,早上被一個餐廳主廚全部挑走了」(暗,再次驗證趕早上市場的重要性) 「那...」(我都還在猶豫,老闆已經自己挑了三顆要幫我秤重.... 哪來的自信啊) 「那.... 這個要放多久?」 「三天」(口氣斬釘截鐵毫不遲疑) 「確定?為什麼別人的常常放不熟,要不就是外表稍熟裡面都黑了?」 「那個挽傷茈(採太青)!」 「確定三天吼?不會變黑吼?」 「無效轉來找我」(就喜歡聽他很臭屁的這句話 XD,然後老闆已經秤好告訴我一個天價了) 很神奇地,聽完他拍胸脯保證後我總會乖乖付錢,心滿意足地帶著酪梨回家。第三天早上起床,心心念念馬上檢查這批酪梨,昨晚睡前都還又綠又硬,竟然三顆蒂頭處都開始變褐色,試吃一顆相當滿意之後,其他的就趕快放冰箱冷藏維持鮮熟度。對於這批守信的水果,真想給它們按個「讚」! 看過我買菜的朋友常常笑我阿舍,椰榆說賺我的錢很簡單 XD。我的想法是,如果不是什麼都能懂,那必定得依賴其他人的專業,寧可付出高一點的代價,把多出來的價差,當作付費使用他人的專業。 信用,到底該花多少錢買? 為了找尋有信用的採買夥伴,每當接觸陌生的食材領域,我總是習慣性地從價格最貴的(攤商或生產者)開始買!不是迷信高價就一定好,但市場上人人都有的品項,敢開高價一定有其理由,只要從最貴的開始試一次,馬上就知道對方是假鬼假怪,還是真的有料!我以前的老闆告訴我,這是從陌生到入門最短的途徑。 別人的經營小故事也是如此驗證,有次聽聞某人問在台南經營水果店的老闆,怎麼眼光那麼準,每天採買的各式水果總是沒讓客人失望過?老闆只回答說:沒有秘訣,就每天買大市仔(批發市場)裡最貴的那些! 有些食材,我花了很多時間跟精力,有緣在產地結識生產者,先變成朋友也瞭解他們值得信賴的原因,從此之後我就會固定採買(真的沒再計較價格了)。有些食材,我沒有認識生產者

手機先吃,罪不可赦?

圖片
眼睛吃冰淇淋本是件浪漫的事 ,但世界已經從電腦也會揀土豆的世代進化到手機也能吃冰淇淋了! 視覺傳播是當前的主流生活文化,食物也無法自外。美美的食物照或影片,總能吸引更多的迴響,食物一上桌,同桌飯人爭相拍照上傳,甚至嚷嚷「手機先吃啦」。對比以前的飲食風俗,能先吃的大抵是神明或祖先 XD(現在手機的地位也差不多就是這樣啦)。 關於食物照片該不該這麼樣大量佔據我們的日常片幅,大致兩種極端(您我大概都不陌生)。有人是什麼都拍、拍完一定上網分享,直比飯前禱告還虔誠。但老實說拍得不怎麼樣,可以說儀式勝於內容。也有人覺得此舉萬惡不赦,只要飯桌上拿出手機,就像在公嬤桌上放了褻瀆之物,罪該萬死! 我無意在此開戰論是非,因為兩種心情我都有過。我們的食俗裡強調色香味三要素,色者形貌也,有些食物的確賣相美到令人想攝影留念,如果不冒犯廚師或同桌飯人,那就好好拍吧!但拍照也容易讓吃飯分心,特別是最好的角度需要花點時間斟酌,而料理的最佳的色澤與氣味會分秒快速流逝,如果拍照反而干擾了用餐的最佳享受,將是得不償失! 鄉民說,有圖有真相。結果大家都以為圖文內容就反映了真相,甚至對著食物照片開始當起美食評論家,有時真令人遺憾。常見被分享的料理照片明顯把食材誤認標錯,但下方長長長的回應中,眾人不斷對錯置的食物大加讚賞。為何遺憾?因為對食物的認識越表淺,我們離「真食物」就會越來越遠。 我有幾次拍攝食譜的經驗,事後猛然驚醒原來廚師的視角跟攝影師有如此大的不同(男友跟媽媽的視角好像也天差地齁)。做為料理人,我在意食材的更多細節紋理能夠被清晰地呈現,取景時幾乎習慣把餐具摒除在外,但如果看到美照中一大塊肉品片開,端詳圖中的肉塊根本是順紋切割,通常會心中竊笑,想著(這樣你也敢秀)。但攝影師的觀點就截然不同了,通常適當的餐具或擺飾對他們來說相對重要,光影跟角度的考慮當然更是專業。不是要論對錯,幾次經驗帶給我的震撼是,原來關注心情不同,視角竟然如此的南轅北轍。 那我更關注什麼? 不論您是否喜愛分享食物的美照,應該都能同意美食圖文對現今生活的影響力。可以不用如我對美食照片有諸多龜毛之處,但應該都要對社群中的美食照片付點社會責任! 此話怎說?就像我們不應在社群媒體上鼓吹仇恨、製造假消息,或蓄意轉貼暴力血腥或不道德的內容。那食物美照有什麼問題?當今人類的食物危機,莫過於大量追求特定食材造成物種滅絕或生態危機,再者就是攝食過程導